电 话:86 0574 62532169
联系人:张先生
手 机:13780023546
亮目标新闻发布会
滨州市民政局:做好社会兜底保障工作守住基本民生底线
山东商报t;速豹新闻网 杨国永
3月22日,滨州市;大干2023;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市民政局专场。市民政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田洪健就2023年;亮目标;工作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。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、三级调研员、新闻发言人赵荣红主持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做好社会兜底保障工作守住基本民生底线
民政工作的主责主业是就是做好基本民生保障、基层社会治理、基本社会服务。今年,市民政局将聚焦兜底保障、聚焦特殊群体、聚焦群众关切,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落实。
坚持;兜得牢;,在提高保障水平上下功夫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;民生品质更实;要求,连续3年大幅度提高困难群众的救助保障标准。自今年1月1日起,滨州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001元、789元,较2020年分别提高46%、54%,救助保障水平稳居全省前列,让全市18万名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。
坚持;兜得全;,在扩大救助范围上求突破。民政部门建立健全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,精准发现、精准识别、精准救助困难群众。目前,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7.3万人。对该部分人群,按照保基本、兜底线、救急难、可持续的要求,织密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,做到凡困必帮、有难必救。
坚持;兜得好;,在推动服务创新上见实效。探索建立了;物质+服务;多维救助模式,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。大力实施;暖心照护;;情暖夕阳;关爱项目,为低保失能老年人等提供居家照护或资助入住养老机构,切实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品质。
发挥慈善作用做到与社会救助有效衔接
慈善工作是社会救助、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,去年,民政部门实施了;三个一;慈善高质量发展工程,大力开展慈善救助,共募集款物1.24亿元,开展救助项目127个,受助群体105万人次,建立起了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的有效衔接机制。其中,市慈善总会策划实施;一米阳光;9个项目共募集3231万元,惠及群众达15万人次。2023年,将继续实施;三个一;慈善高质量发展工程,筑牢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的衔接机制。
打造一条路径,推动民生需求与慈善捐赠的有效衔接。摸底排查形成全市困难群众急难愁盼9项清单,为在政府民生保障基础上,依然需要社会支持、资金救助和日常照料的家庭或个人提供慈善帮扶。精准策划;一米阳光;品牌项目,组织开展;慈善文化进企业;活动,将困难群众需求传递给爱心企业,向企业家推介民生保障项目并开展慈善捐助工作。制定项目实施方案,并通过招投标方式购买专业机构服务,开展季度评估和反馈,精准实施,科学救助。
搭建一个平台,推动政府激励与社会关注的有效衔接。出台《滨州市慈善信息公开管理办法》,每周动态更新慈善捐助信息,每年聘请第三方审计慈善组织,确保依法行善。慈善总会系统所有募捐救助活动均出台项目实施方案,依法进行公开和备案,开展第三方评估督导,确保规范开展。市电视台开设《微光》栏目,宣传凡人善举,市民政局开展;三个十;评选活动,计划每年评选出十大爱心企业、十大慈善楷模、十大慈善项目,在全市弘扬善举。
擦亮一个品牌,推动慈善工作与各方参与的有效衔接。打造了党员主题党日捐款、群众慈心一日捐、企业认捐慈善基金、村居(社区) 设立互助基金、网民网络捐赠五大品牌和载体,为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提供支持服务。在基层设立慈善站点,将救助权限延伸至医院、学校、社区、村(居)等服务群众的一线,让慈善救助方便快捷。同时,建立起;慈善+;工作模式,通过购买服务、招募等方式,推动慈善、社工机构、志愿组织融合发展,形成工作合力。
打造更为精细、全面的;宜老服务圈;让老年人实现;老有所依;
截至目前,滨州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94.8万人,老龄化率为24.03%,滨州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,社会各界对养老服务的关注,是时代命题,更是民生呼唤。
近年来,市民政局在市委、市政府坚强领导下,积极构建;大养老;服务体系,推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。2023年,将围绕老年人多样化、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,构建滨州养老服务;四四五五;发展框架,持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、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。
聚焦;四个养老;。即聚焦;品牌养老;服务体系、;普惠养老;服务供给、;社区养老;服务模式、;共享养老;服务理念,出台具有滨州特色的养老服务政策,实现;一县一品牌;,全力构建;小城市大养老;的养老服务体系。
聚责;四个监督;。即聚责资金监督、聚责检查监督、聚责安全监督、聚责社会监督,实现360度安全无死角,努力夯实养老服务领域安全墙。
聚能;五个创建;。即聚能县域养老创建、示范网络创建、聚合监管创建、统一标识创建、时间银行创建,开展;全市养老服务提升年活动;,各县区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,全面提升基层养老服务能力。
聚力;五件实事;。即聚力建设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2000张、对1000户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、培树社区养老示范点104个、打造;一县一品;连锁化养老品牌、培训养老护理员2200名,推动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%以上、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80%以上,切实解决全市老年人最关心最急盼的养老问题。
下一步,市民政局将打好;品牌、智慧、社区、共享;养老组合拳,让养老服务覆盖更有广度、服务更有温度、保障更有力度,推进全市养老服务工作转型升级、高质量发展。
速豹新闻网·山东商报编辑:赵新波